便利店食品价格的确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
三大原则
引流品和利润品组合:有些商品如电影票和爆米花,通过低价吸引流量,再通过其他高利润商品如零食和饮料来盈利。
天天平价:对于购买率最高的商品,要保持比市场价格低10%至15%的价格,以吸引顾客持续光顾。
动态定价:对于鲜食和水果等保质期短的商品,价格需要根据新鲜度变化而调整,以降低损耗并给顾客一种商品质量高的印象。
市场导向定价法
品牌商品:对于知名品牌商品,通常会有明确的“零售参考价”,定价时会参考市场价格和自身成本。
竞争激烈时的定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定价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保持竞争力。
成本+毛利定价法
成本计算:首先计算商品的成本,包括进价、运输、仓储等费用。
预估毛利:根据门店的毛利预估来制定价格,确保营业收益。
看人定价法
价格敏感度: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来调整价格,高敏感商品定价低,低敏感商品定价高。
重要民生商品:如米面、粮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宜过高,以维护顾客忠诚度。
高低价策略
高低价组合:部分商品价格定高,部分定低,利用价格差吸引顾客,提高前台毛利。
每日低价策略(EDLP):每天以低价出售商品,价格稳定,适合价格敏感型顾客。
尾数定价策略
心理效应:通过保留价格的小数部分,如9.9元而非10元,给顾客便宜的心理错觉。
同价销售和分割法
同价销售:所有商品定一个价格,吸引顾客好奇进入店铺。
价格分割:通过较小的单位报价,如每公斤10元报成每50克0.5元,给顾客价格便宜的错觉。
特高价法和低价法
特高价法:新商品初期定价高,以快速回收成本并获得利润。
低价法:短期促销使用低价策略,但需注意长期利润。
安全定价法
适中定价:将商品价格定在适中位置,既保证消费者购买能力,又确保企业利润。
参照定价法和毛利率法
参照定价法:参考竞争对手的定价,尽量等于或低于市场平均价格。
毛利率法: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设定不同的毛利率,综合毛利率较低,以吸引顾客并保证利润。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定价原则和策略,便利店可以有效地管理商品价格,吸引顾客,并实现良好的营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