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耳朵 是一种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小麦面粉制作的食品:
猫耳朵主要是用小麦面粉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热量非常高,每100克猫耳朵之中含有400大卡以上的热量。其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少量的钙离子、钾离子等矿物质组成。摄入人体之后能够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为代谢提供丰富的能量。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因其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所以可以健脾补肾、清热止渴。对于脾肾虚弱导致的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有调节作用。
杭州特色面食:
猫耳朵,别名猴耳子、麻食,是一种杭州特色面食,后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在中国华北地区,猫耳朵大多像其他面食一样作为主食,而在南方地区多作为点心和小吃食用。其制作方法是锅中油烧热,放入胡萝卜丁炒香,加入韭苔段炒香,加入适量水、虾仁煮开,放入猫耳朵,煮至全部浮起熟透,加盐、鸡精、芝麻油关火调味即可。
传统怀旧零食:
猫耳朵是一种传统的怀旧零食,形状像猫的耳朵,吃起来酥酥脆脆的,还带有一丝丝的咸味和香味,让人回味无穷。这种小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方便携带,是许多人童年时的回忆之一。
清宫御膳:
猫耳朵又称“麦疙瘩”,源于清宫的御膳,是杭州有名的风味小吃。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微服私访,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正游玩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可是雨越下越大,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是否有吃的。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综上所述,猫的耳朵是一种用小麦面粉或其他面粉制作而成的食品,可以作为主食、点心或零食,具有多种不同的做法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