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主要包括:
生物性污染
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等引起的污染。
动物性食品(如肉、鱼、蛋和奶)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
化学性污染
包括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可能溶入有害物质。
放射性污染
来源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或核武器试验、和平利用放射能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物理性污染
包括食品中的杂质超过规定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
环境污染
工业废弃物可能通过农田、水源和大气进入农产品中。
加工过程的污染
包括环境污染、加工中的交叉污染、从业人员的污染。
储存过程的污染
原材料、成品存放不当,如离地离墙存放不当,分类存放不当,定期检查不足。
原材料的污染
食品原料在采购、验收、投料等过程中受到污染。
不良的储藏环境
如冰箱中存放时间过长,使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上升。
烹调用具和餐具污染
烹调用具生熟不分、不清洁或未洗手就进餐等。
为了避免食品污染,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从业人员卫生培训、适当的食品储存和运输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