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是指 追踪和确认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和参与方的来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能够及时识别和追查出食品接触污染或者存在安全隐患所在的环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食品溯源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通过食品溯源,可以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顺向追踪,以及从消费终端到生产源头的逆向回推。这样,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快速准确定位问题环节,理清主体责任,并及时处置问题食品,从而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
食品溯源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收录食品生产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让食品的流通轨迹和重点环节有迹可循。这包括生产、出厂、配料、具体日期、质检、物流等信息。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消费者可以联网查询到食品的生产企业、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食品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现在,这一制度已经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
总之,食品溯源是通过追踪食品的全流程,建立透明、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