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风险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生物性风险
细菌性风险:包括细菌及其毒素造成的食物中毒风险,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病毒性风险: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污染食物后引起的风险。
寄生虫风险:主要是病人、病畜的粪便通过水体或土壤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造成的风险。
真菌性风险:包括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有毒蘑菇造成的风险。
化学性风险
农药、兽药残留: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残留。
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渣、废气排放造成的有毒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如铅、镉、汞、酚等。
食品接触材料、运输工具等有害物质: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腌制、烟熏、烘烤类食物产生的亚硝胺、多环芳烃、杂环胺、丙烯酰胺等,以及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使用量过多、使用不当或使用禁用添加剂。
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如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物理性风险
食品的外来杂质或异物:如金属屑、毛发等。
食品运销过程中的灰尘:在运输过程中混入食品中。
放射性物质污染:如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应用及意外事故可造成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
企业内部因素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故障可能导致食品污染。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不当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失误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
管理漏洞: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不重视和管理漏洞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风险。
外部因素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
第三方恶意投毒:恶意投毒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
其他因素
原材料风险:原材料不合格或受污染,如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或受污染,物理杂质混入等。
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生产环境不卫生,生产工艺不当,杀菌、防腐等处理化学物残留,添加剂添加量不准确等。
流通销售环节风险:储存环境导致的生物化学腐化,流通环境卫生不合格,盛装容器污染,包装容器炸裂,包装渗入等。
食品的风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因素。为了降低食品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改善生产环境和工艺、严格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