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进口有什么规定

进口食品在中国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所有进口食品必须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果进口食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那么它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暂予适用的相关标准要求。

新食品原料和未经评估的国家:

使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在没有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新食品原料卫生行政许可之前,是不允许进口的。来自未经评估和审查的国家(地区)的食品,如果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未经中国海关总署的评估和审查,或审查结果不符合要求,那么这些国家(地区)的食品可能无法被允许进口到中国。

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对于特定类别的进口食品,其境外生产企业需要在中国海关总署进行注册。未经注册的企业生产的食品不能进口到中国。

禁止成分:

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成分的食品,例如含有某些致敏源、有害物质或者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成分的食品,是不允许进口的。

进出口商品检验:

海关会对进口食品进行合格评定,包括现场查验、监督抽检等,不符合规定的食物将不被允许入境。

中文标签和说明书: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限制:

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符合条件的正面清单目录内的食品可以购买。同时,部分食品如肉制品、灭菌乳等不得通过邮递、快件和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等寄递方式进境。此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6000元,部分食品有个人年度购买数量限制。

特定食品的进口限制:

例如,根据《生物安全法 2015》,目前仅允许从埃及、伊朗、以色列、摩洛哥和美国进口海枣品种的鲜枣,但不允许进口大枣品种的鲜枣。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和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进口商和出口商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其产品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