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天然有害物
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中,具有剧毒。
龙葵碱糖苷:存在于发芽和绿皮马铃薯中。
胰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于大豆中。
蘑菇毒素:存在于毒蘑菇中。
环境污染物
铅:广泛存在于地壳中,污染范围广,如海产鱼、豆荚、稻谷等。
汞:由于工业应用广泛,导致食品污染,主要存在于鱼和贝类中。
滥用食品添加剂
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用于发色及防腐,长期食用可能致癌。
丙烯酰胺:在高温加工高淀粉食品时生成,具有潜在致癌性。
多环芳烃类物质:在食品烟熏、烘烤过程中产生。
农药残留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陈化粮中,具有致癌性。
吊白块:一种致癌物质,添加于食品中。
百菌清、倍硫磷、苯丁锡等多种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氯霉素、土霉素:在禽肉食品和鲜牛奶中检出。
敌敌畏:用于浸泡火腿,具有毒性。
其他化学污染物
工业盐:如亚硝酸钠,用于食品加工,过量使用致癌。
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用于食品漂白,对人体有害。
硫酸铜、硫酸镁:用于增加食品重量,含有重金属。
生物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某些食品中可能含有。
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的污染物
丙烯酰胺:在高温加工高淀粉食品时生成。
多环芳烃类物质:在食品烟熏、烘烤过程中产生。
这些污染物可能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包括粮食及制成品、肉蛋类、蔬菜水果类、副食、水发食品、调料制剂等。建议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渠道购买食品,并注意食品的安全标识和成分表,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