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销售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资格审查
确保食品销售者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检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销售的食品种类相符,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对于特殊食品(如保健食品),需要查看其许可证是否包含相应的销售许可项目。
场所环境卫生
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
地面、墙壁、货架等应易于清洁,无污垢、积尘和霉斑。
生鲜食品销售区域需要重点检查冷藏、冷冻设备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防止食品变质。
食品进货查验
严格检查进货渠道,要求销售者提供进货票据、合格证明文件等。
对于进口食品,还需要检查其是否有中文标签和检验检疫证明。
例如,销售肉类产品时,应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食品储存与陈列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按照要求的条件进行储存和陈列。
易腐食品应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保存,有保质期要求的食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
比如,乳制品应在冷藏条件下陈列销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常温环境中。
食品标签标识
食品标签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对于特殊食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还需要检查是否有特殊标识和警示说明。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
经营过程控制
检查食品销售企业是否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日常经营活动。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仓储及销售环境进行自查自纠。
设备设施和工具管理
确保食品销售企业具备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
设备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害,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要求企业及时召回,并妥善处理。
应急管理
检查企业是否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
通过以上这些检查内容,可以全面评估食品销售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