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标准是一系列规定和准则,用于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标准涵盖了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到功能试验和卫生标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保健食品标准的一些关键要点:
功能要求
保健食品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和/或人群功能试验,以证明其具有明确和稳定的保健作用。
安全要求
所有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配方要求
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有科学依据,并且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如果无法明确功效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相关的主要原料名称。
标签和宣传要求
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内容必须真实,并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相一致。
卫生标准
保健食品的卫生标准包括原料和辅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以及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
审批和监管
保健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确认,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销售。申请过程中需提交详细资料,并通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应含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这些成分应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
食用对象
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健康人群为对象,主要补充营养素;另一类供给某些生理功能有问题的人食用,强调预防和康复的调节功能。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并规范市场秩序。符合这些标准的保健食品才能获得批准并在市场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