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相关产品检查
检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
生产经营场所检查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设备设施检查
检查生产经营设备或设施是否适应食品品种和数量,是否具备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工艺流程检查
检查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是否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食品添加剂检查
检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用量。
食品容器与工具检查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个人卫生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在参与生产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
证照检查
检查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主体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
就餐区信息公示检查
是否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信息。
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检查
是否建立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是否结合实际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等。
学校食堂承包经营情况检查
是否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是否存在转包、分包等行为。
病媒生物防治执行情况检查
是否定期开展食堂内外环境鼠害消杀,是否有消杀记录,食堂外是否有食饵站等灭鼠设施。
食品储存与加工检查
食材新鲜度、存储条件,厨房卫生,包括厨具清洁、环境卫生等,关注人员健康证与操作规范。
用电安全检查
查看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插座开关有无漏电,电器设备是否接地良好,大功率电器使用是否规范,消防用电设施是否正常。
食品安全检测
按照国家指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检查
核查学校食堂环境是否定期清洁和保持良好,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
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检查
核查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索证索票制度检查
核查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验收,是否具有进货台账,库存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清洗消毒检查
核查学校食堂是否配备有效消毒设施,消毒池是否与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知识,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加工管理制度检查
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彻底,粗加工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生熟分开,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浆等是否烧熟煮透,凉菜间是否具有空气消毒和专用冷藏设施。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评估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食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