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色素是 用于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它可以分为两大类:
食用天然色素:
这些色素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例如甜菜根提取的红色素、姜黄中的黄色素等。尽管天然色素通常被认为较为安全,但在精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且有可能被污染,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其纯净无害。
食用合成色素:
这类色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和牢固度大等优点。虽然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但大多数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及其铝色淀,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等。
食用色素的主要作用是使食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增加食欲,并有助于识别食物的风味和种类。然而,过量摄入合成色素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食用色素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