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督所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许可登记活动
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具备必要的条件和资格,通过许可登记活动进行监管。
食品卫生检查监督
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场所、设施和活动进行日常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防止生产出售有害食品。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对违法者给予行政处罚,例如调查和处理食品中毒和污染事故,对出售有害食品者进行罚款。
主体资质的有效性及信息公示
检查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经营场所地址、学校名称与许可证一致,菜单与许可证经营项目相符,无超范围经营现象,并公示相关食品安全信息。
原料控制
查看进货查验和原料贮存情况,核对食品与经营者留存登记的供货商是否一致,凭证是否齐全,检查有无进货查验记录和随货证明文件,采购肉类的是否索要了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
食品贮存
检查是否存在食品与非食品混放情形,是否符合分类、离墙、离地、有标识等要求,冰柜冰箱内原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分离,是否存在存放变质食品、过期食品等无明确表示和无法说明来源的物质。
加工制作过程
查看加工与切配、专间及专用操作区内加工、食品留样等情况,用于加工动物性、植物性、水产品原料的容器、工具是否分开使用并有明显区分标识。
餐具清洗消毒
检查餐具采用何种方式清洗,清洗水池是否专用、是否有明显标识,消毒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并能满足需要。
设施清洗维护
检查墙壁、天花板、门窗、地面、排水沟、操作台、食品加工用具等是否有破损、霉斑、积水、污垢等情况,所有出口入口、窗户、排气扇是否完整有效,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活动迹象。
食品安全管理
检查企业是否证照齐全、台账记录完全、健康证是否过期,功能区设置是否规范,生鲜灯的光源颜色、亮度是否合规,散装食品标识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
生产环境检查
检查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布局、卫生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车间的清洁程度、通风换气情况、排水系统是否正常,以及防鼠、防虫等设施是否有效。
原料检查
查看原料仓库,检查原料的采购渠道是否合法,供应商资质是否齐全,原料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过期、变质或受污染的原料。
生产过程检查
沿着生产流程,检查各环节的操作是否规范,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工艺流程要求。
产品检验检查
检查企业的检验室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检验人员是否具备资质,检验项目、方法和频率是否符合标准,查看产品检验记录和报告,核实企业是否对每批次产品进行出厂检验。
包装和标签检查
检查产品的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包装过程是否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下进行。
从业人员健康与培训
审查餐饮服务单位是否具有有效的许可资格,关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其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及档案的建立情况。
环境卫生与设备卫生
对营业场所的环境卫生、员工个人卫生行为、食品用具及设备、食品器具及包装器材、卫生设施的配置进行全面的检测判断。
工艺流程与食品安全管理
审视餐饮企业在烹饪、销售、服务各个阶段的食品安全管理状况,审核企业关于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关联制品的入库检测和采购记录,以及为确保食品安全制定的应急处理预案及其实际实施状况。
食品及原料检测
检查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
设备设施与消毒
检查生产经营设备或设施是否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核查餐具、饮具、食品用具以及放置直接食品的器件的清洗清洁、消毒处理和储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