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食品仓库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环境要求
食品仓库应远离污染源,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确保食品储存环境不受污染。
仓库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运输,同时考虑周边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交通流量。
仓库周围环境应整洁卫生,无异味、无粉尘等污染,并有一定的绿化以改善环境质量。
布局与设计
食品仓库应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需求,合理划分存放空间,确保不同食品之间不会相互污染。
仓库内部应保持通风、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储存要求,并配置温湿度监测设备。
仓库应明确划分功能区域,如原料储存区、生产加工区、包装区、成品储存区、检验区等,各功能区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交叉污染。
设置独立的人员通道和物流通道,避免人员和物料的交叉流动,人员通道应配备洗手、消毒设施。
设施与设备要求
仓库内设施应符合储存食品的环境要求,如冷藏、冷冻、防潮等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仓库应配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设备、更衣室、卫生间等,并符合卫生标准。
仓库应建立完善的食品仓库管理制度,包括进货验收、储存、出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并保持库存清晰透明。
安全管理要求
仓库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食品仓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并对仓库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仓库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储存食品的卫生安全,并对食品储存容器、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其他要求
食品仓库应位于洁净、通风、干燥、无虫害、无垃圾积存、无存放腐烂食品等问题的地方,仓库内墙面和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餐饮物品原料的仓库应每天接收存贮和分发大量的食品等原料,并设计合理的贮藏室面积,避免原料被“顺手牵羊”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设立食品仓库时应综合考虑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和卫生等多个方面的标准,确保食品储存的安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