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使用什么农药

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生物源农药:

这类农药直接利用生物活动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用于防治病虫草害。例如:

微生物源农药: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防治病害);浏阳霉素、华光霉素(防治螨类)。

活体微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鲁保1号(剂);苏云金杆菌、乳状芽孢杆菌(剂);“878”、“5406”、菜丰宁B1(抗生菌剂);芜菁夜蛾线虫(线虫);微孢子原虫(原虫);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病毒)。

矿物源农药:

这类农药来源于矿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毒性。例如:

硫制剂:如硫悬浮剂、可湿性硫、石硫合剂等。

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等。

低毒化学农药:

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例如:

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印楝、芝麻素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这类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在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的种类和用量有严格限制。例如:

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

建议

在生产绿色食品时,应优先选择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在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施用。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药残留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可以有效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