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发霉的外观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颜色变化
霉变大米:表面可能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质地松软,易于捏碎。
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
糕点: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
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豆腐:变质后呈深灰色、深黄色或红褐色,块形不完整,表面发黏。
畜禽肉类:变质后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干燥或黏手,有氨味或酸味。
鱼类:变质后眼球平坦或凹陷,鳞片不完整、容易脱落,有腥臭味。
奶类:变质后呈浅粉红色或显著的黄绿色,或色泽灰暗,呈黏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
蛋类:变质后蛋壳呈灰乌色或有斑点、裂纹,手感轻飘,蛋黄在晃。
气味变化
发霉的食物通常带有腐败味或霉臭味。例如,过期食品可能会有酸臭味,而坚果类食物如花生在发霉后会有明显的霉味。
质地变化
固体食品:如大米、糕点等,变质后质地会变得松软、易于捏碎或结块。
肉类:变质后肌肉会变得松弛、弹性差,体表可能发黏。
奶类:变质后可能变得黏稠、结块。
蛋类:变质后蛋壳可能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表面特征
霉菌生长:食品表面可能出现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这是霉菌生长的表现。
通过观察这些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食品是否发生了霉变。如果发现食品有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变化,建议不要食用,以免对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