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对进口食品实施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运输工具和存放场所的检查
确认运输工具和存放场所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集装箱和封识的检查
核对集装箱号、封识号以及内外包装上的标识内容,确保货物的实际状况与申报信息及随附单证相符。
动植物源性食品的检查
检查包装物及铺垫材料是否存在更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超过检疫规定有效期限等情况。
内外包装的检查
确认内外包装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存在污染、破损、湿浸、渗透等问题。
标签和说明书的检查
检查内外包装的标签、标识及说明书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海关总署规定的要求。
食品感官性状的检查
检查食品感官性状是否符合该食品应有的性状。
冷冻冷藏食品的检查
检查冷冻冷藏食品的新鲜程度、中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病变,以及冷冻冷藏环境温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冷链控温设备设施运作是否正常,温度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以进行蒸煮试验。
合格评定
对进口食品进行合格评定,包括境外国家(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和审查、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进出口商备案和合格保证、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随附合格证明检查、单证审核、现场查验、监督抽检、进口和销售记录检查等。
企业备案信息的检查
核实企业备案信息,包括住所、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和海关业务联系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情况,以及实际经营食品种类、经营食品存放地点与申报的备案材料是否一致。
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的检查
检查是否按规定建立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档案资料保存期限是否符合要求,记录项目是否齐全,记录填写是否完整。
食品标签的检查
检查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是否加贴或印制,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检疫证明的检查
查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的真伪,复核产品名称、规格、原产国、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是否一致。
条形码的检查
检查食品条形码与原产国是否一致,确保条形码准确性。
这些检查旨在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建议进口商在食品进口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所有文件和手续的齐全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