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应节食品包括以下几种:
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风俗习惯,用浆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青团的绿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口感软糯香甜。
艾粄:
艾粄是广东省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特有的应节小吃,属于客家菜。艾粄也是用艾草和糯米做皮,包裹馅料。
暖菇包: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包是用鼠曲草和糯米粉制成,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蒿饼:
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
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在清明节,我国多地都有吃馓子的食俗。
鸡蛋:
在清明节,我国南北各地有吃鸡蛋的习俗,有些地区还有吃冷食的习惯,如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
其他食品:
此外,清明节还有吃清明粽、清明粿、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这些食品不仅美味,而且富含文化内涵,是清明节期间各地不同的食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