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避免食用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
注意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方法,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
不自行采摘蘑菇和其他不认识的食物食用,以防误食有毒植物。
加工菜豆、豆浆等豆类食品时,一定要充分加热,以杀死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
不吃发芽、发霉的土豆和花生,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一定不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农药的瓜果蔬菜,食用前要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的农药。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揩干擦净。
处理食品前先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动物身上常带有致病微生物,一定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饮用水和厨房用水应保持清洁干净,若水不清洁,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
勤洗手,特别是在加工、制作食物之前,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和处理熟食之前。
餐具和厨具要清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
厨房环境要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
食物存放要仔细,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避免因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而造成中毒。
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食品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
通过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居民的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