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因此食品安全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夏天食品安全应注意的事项:
食材采购与保存
选择新鲜的食材,尽量在正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
避免采购或采摘不认识的野生菌菇、野菜、野果或捕捞野生贝类,以防食物中毒。
购买的食材或食物应按照贮存要求存放,并尽快食用。例如,鲜切水果避免过夜存放,干制品应密封后冷藏保存,冷藏冷冻食品应尽快放入冰箱贮存,注意分类、分区单独包装、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
居家饮食
饮食宜口味清淡,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
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尤其是四季豆等豆类蔬菜以及水产品、肉类等。
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和鱼肉蛋奶,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食物制作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加工食材应充分清洗,所用刀具、砧板要生熟分开。
外出就餐
选择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环境良好、设施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
餐后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尽量避免光顾无证流动摊点。
建议选择经加热熟透的烧烤食品和海鲜,优先选择电烤串,食用要适量,不吃或少吃生海鲜。
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如果发现颜色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
个人卫生
注意手卫生,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应再次洗手,防止交叉污染。
食物要现做现吃,加工完后尽快食用,隔夜、隔餐的剩余食品在食用前要充分加热煮透后才能食用。
生熟食材要分开,刀具、案板和餐具做到生熟分开,加工过程中及时洗手,炊具也要根据生熟食分开使用,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食品采购渠道
购买食品应尽量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要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
蔬菜、水果应浸泡、清洗后食用。多余的食品要注意低温储藏,防止尘土、昆虫、鼠类以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夏季气温高,食品容易变质,因此在食用食品时要注意检查食品的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避免食用含有毒素的食品
夏季气温高,某些食品会产生毒素,如霉变的食品、变质的海鲜等,因此在食用食品时要注意检查食品的质量。
适量饮用冷饮
雪糕、冰淇淋等冷饮虽然可以降温,但吃多了不易消化,还会降低食欲。冰凉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易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急性胃炎、肠道功能紊乱等。
避免交叉污染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因此在储存和处理食物时要避免交叉污染,如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储存。
多喝水,补充电解质
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需要多喝水来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平衡。同时,注意补充体内电解质,避免因大量出汗导致的水盐失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夏季食物中毒的风险,保障个人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