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督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环境检查
检查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布局、卫生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车间的清洁程度、通风换气情况、排水系统是否正常,以及防鼠、防虫等设施是否有效。
原料检查
查看原料仓库,检查原料的采购渠道是否合法,供应商资质是否齐全。
核实原料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过期、变质或受污染的原料。
生产过程检查
沿着生产流程,检查各环节的操作是否规范。
查看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查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工艺流程要求,如配料是否准确、加工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等。
产品检验检查
检查企业的检验室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检验人员是否具备资质。
核实检验项目、方法和频率是否符合标准,查看产品检验记录和报告,核实企业是否对每批次产品进行出厂检验。
包装和标签检查
检查产品的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包装过程是否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下进行。
核实产品标签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等是否完整、准确、合规。
记录和文件检查
查看企业的生产记录、销售记录、进货查验记录、设备维护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是否完整、真实,是否能够实现产品的有效追溯。
抽样检测 (如有必要):
根据检查情况和风险评估,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抽样,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获取更准确的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措施
包括餐饮服务许可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等。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
包括食品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食品管理和食品召回、标签和说明书、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管理、信息记录和追溯、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情况。
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检查要点
包括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结果、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结果、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品管理、召回、从业人员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
这些内容旨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