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耗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食品加工损耗
蔬菜和水果加工:损耗通常在10%到30%之间,主要由于去皮、去核、切割等过程导致。
肉类加工:损耗范围较大,通常在15%到30%之间,因骨头、脂肪、筋膜的去除及削减、分割等操作。
面包和糕点加工:损耗通常在5%到15%之间,面团的发酵、切割成型等过程导致。
奶制品加工:损耗范围在5%到20%之间,可能因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或调味、配料等损耗。
谷物加工:损耗通常在5%到15%之间,碾磨、筛分等过程产生碎屑和细粉。
收货损耗
品质损耗:生鲜商品按质论价,标准不统一,导致质量不达标或需要降级收货。
数量损耗:送货数量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平衡供需关系。
搬运损耗
生鲜易损:在进货、存货等搬运环节,生鲜商品容易磨损划伤。
搬运操作:需轻拿轻放,重点商品放在下面,损坏的商品搁置在上面,特殊商品需专用周转箱放置。
销售损耗
过期商品:销售过期商品导致损耗。
量大打折清货:因量大打折清货可能导致重复购买成本增加。
这些损耗异常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来减少,以提高食品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