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局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质证照
检查企业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涵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检查是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许可范围是否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
抽查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确保从业人员无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健康证明在有效期内。
生产环境
检查厂区周边是否有污染源,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等。
厂区内环境是否整洁,有无积水、垃圾杂物堆积等情况。
生产车间布局是否合理,人流、物流是否交叉污染。车间内地面、墙壁、天花板是否清洁,无破损、脱落现象。车间通风、照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仓库管理: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是否分区存放,标识清晰。仓库内通风、防潮、防虫、防鼠设施是否完善。库存食品是否离地离墙存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生产过程控制
原材料采购:检查企业原材料采购渠道是否正规,是否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索取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等资质文件。抽查原材料的进货记录、检验报告,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
生产工艺:检查企业是否按照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以及用量。
质量管理制度
检查企业是否建立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食品检验、不合格品管理、食品召回等制度。
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进行食品自查,前次监督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产品标识标签
检查产品标识标签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进货查验记录
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情况。
从业人员管理
检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情况,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检查健康证持有情况,确保从业人员无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储存、运输和装卸食品
检查食品的储存、运输和装卸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容器、工具和设备是否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其他日常监管事项
检查环境卫生,包括厂区、车间、仓库的清洁情况。
检查餐饮具的消毒情况。
检查食品原料的相关手续及证明文件。
检查生产过程的追溯体系是否完善。
通过这些检查,食品局旨在确保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公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