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生物性污染
微生物及其毒素:细菌、病毒、霉菌及其毒素等微生物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寄生虫及其虫卵: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污染食品。
昆虫:粮食中的甲虫、螨类、蛾类等昆虫也可能污染食品。
化学性污染
农用化学物质: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食品添加剂:滥用或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如塑料中的塑化剂等可能溶入食品。
工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可能通过土壤、水源和大气进入农产品中。
其他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砷、汞等)、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
放射性污染
天然本底: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来自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人为放射性污染: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物理性污染
非化学性杂物:食品在产、储、运、销过程中可能混入草籽、灰尘、苍蝇等杂物。
掺假使假:在食品中掺入沙石、水、糖等物质。
内源性污染
动、植物体本身带染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动、植物体可能因本身带染或从环境中吸收有害物质而造成食品污染。
综上所述,食品污染途径多样,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方面。为防范食品污染,应从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