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领域的热点话题包括:
月饼“减糖”引发风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减糖是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应科学看待糖,不能“谈糖色变”。消费者在见到“无糖”“0糖”标识时,要查看配料表以了解产品是否真的没有添加糖或使用甜味剂。
阿斯巴甜安全性引发热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其致癌性证据有限或不足,我国居民摄入量远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健康风险很低。
预制菜的安全与监管:
预制菜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食品品类,但其质量和安全引发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指出,符合相关标准的预制菜产品,其质量安全有保障,但行业与消费端沟通有待加强。
临期食品市场规范化:
临期食品通过打折等方式销售,避免了食物浪费,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国家正在通过政策监管、规范与引导,推进临期食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来源存在误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建议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认知食品添加剂。
土坑酸菜产业链安全问题: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使用土坑腌制酸菜的乱象,暴露出产业链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假香米和鼠头鸭脖事件:
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讨论,例如假泰国香米和江西高校食堂饭菜中吃出疑似老鼠头的异物。
这些话题反映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以及食品工业在创新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建议消费者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关注食品标签和成分,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食品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