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普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勤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做熟: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使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解冻。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食品安全宣传科普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的全世界十大垃圾食品是哪些,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含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三无”食品是指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食品。
阻碍青少年发育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例如不准时定量进食、偏食、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沉迷快餐食品,滥服补药。
科学喝奶方法: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以每天早、晚为宜。
如何鉴别变质酸奶:变质的酸奶有的不凝块,呈流质状态,有的酸味过浓或有酒精发醇味,有的冒气泡,有一股霉味,有的颜色变深黄或发绿,变质的酸奶都不可食用。
儿童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例如糖果、甜、巧克力、果冻、方便面、纯净水、洋快餐、冷饮、银杏果。
孩子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
儿童吃无铅皮蛋有害吗。
食品安全小常识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生吃瓜果要洗净。
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
食品安全五要素
保持清洁:勤洗手,餐具、厨具、厨房环境要清洁。
生熟分开: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烹调要煮熟、烧透,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