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储藏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延长保质期。以下是一些关键条件:
清洁卫生
储存食品的场所和设备应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并确保通风良好。
分类储存
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和便于管理。
先进先出
做到先进先出(FIFO),尽量缩短贮存时间,避免过期食品流入市场。
温度和湿度控制
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不同食品的要求。例如,干货储存温度为10℃到21℃,相对湿度50%到60%。
高风险食品的冷藏温度应控制在0℃-5℃,水果蔬菜的冷藏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冷冻食品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8℃以下。
避免直接接触
食品应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距离地面和墙壁至少10cm以上。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并确保处理前与正常食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记。
包装和标识
食品的包装应能防止氧气和水汽进入,防止外界微生物和气味侵入,并符合低温储存的要求。
贮存位置应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便于追踪和管理。
防虫防鼠
储存设施应具备防虫、防鼠、防蝇、防蟑的设施,确保食品不受有害生物的侵害。
环境整洁
储存场所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地面干燥,屋顶不漏水,通风及干燥条件良好。
记录管理
建立严格的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入库、出库、检查等信息,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
通过遵循以上条件,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