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领域安全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清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要洗手,洗干净、煮熟了的食物才能食用。
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定期清洁消毒厨房各项工具、器具及更换抹布,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生熟分开
食物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也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烹调要煮熟、烧透,因为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记得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使用安全的水和新鲜清洁健康的食物,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食用不易辨识的蘑菇和其他野生植物,预防食源性疾病。
购买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SC标识。
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等异常的食品。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以减少油脂和热量摄入,降低健康风险。
避免食品污染
食品储存要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易腐食品如肉类、海鲜等要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延缓细菌繁殖。
烹饪过程中要使用清洁的厨具和餐具,避免污染食品。
预防食品中毒
选择新鲜、无变质的食品,购买肉、海鲜等食物时,应注意新鲜度、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章。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和随意食用病死动物和禽类,更不要购买变质的食品。
控制细菌繁殖,把食品买回家后要及时放进冰箱冷冻、冷藏。冷藏食品之间要有间隙。如果没有冷藏设备,可采用盐腌的办法,加8%~10%的食盐腌一下,摊放在阴凉、通风处也可抑制细菌繁殖。
及时加工食品,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新鲜食品及时加工,尤其是肉类、水产品等更应如此,这样可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通过遵循以上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保障个人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