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低温灭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超高压杀菌技术
食品物料在包装完好后,放入液体介质(如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以达到灭菌要求。
低温杀菌
使用100℃以下的温度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这种方法适用于pH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巴氏杀菌法
这是一种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杀菌条件为61~63℃,30分钟,或72~75℃,10~15分钟。巴氏杀菌法主要适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
超高温瞬间杀菌(UHT杀菌)
在135-150℃的温度下处理2-8秒,可以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同时较好地保持食品的品质与营养价值。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牛乳、果汁及果汁饮料、豆乳、茶、酒、矿泉水及其它产品的生产。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利用过氧化氢在低温下的等离子体进行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低温甲醛蒸气灭菌
使用低温甲醛蒸气进行灭菌,适用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紫外线消毒
利用紫外线辐射进行杀菌,适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的表面消毒以及空气和表面的消毒。
电离辐射消毒
利用电离辐射能量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达到低温灭菌的目的。这种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适用于某些对热敏感的物品。
化学消毒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化合物、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这些消毒剂在较低温度下也能有效杀灭微生物。
机械除菌
通过机械的方法如干式或湿式清洗,去除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中的污染微生物。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低温灭菌方法应根据食品的特性、生产要求以及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