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生产食品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要求
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震性,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生产效率与损耗
在保证生产过程的最大生产率前提下,应消除或减少产品损耗,并避免加工过程对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化学、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
耐磨性与清洁
食品机械和设备的工作机构应具有高的耐磨性,避免金属粒子落入被加工的食品。
与食品接触的零件表面应无清洗时难以达到的死角,且表面应光滑,易于清洗和消毒。
卫生与安全
保证食品与机械零件表面的附着力为最小,以便于清洁和拆卸。
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易于清洗,所有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应便于检查和机械清洗,各部件要便于拆卸,以达到彻底清洗的要求。
设备系统和周围场所必须符合安全和卫生法规要求,例如没有滞留液体的凹陷及死角,可以防止混入杂质,局部封闭与外界隔离。
材料选择
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采用符合国家卫生防疫机构允许使用的材料来制造,如不锈钢等。
设备设计与维护
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传动部分的防护罩,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等。
生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生产环境
生产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排水设施,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采用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工艺流程
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应当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应当严格、规范,防止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以及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半成品、成品,陈旧食品与新鲜食品等的交叉污染。
质量管理
企业应当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检验、检测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必须委托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的、具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产品出厂检验。
企业应当在生产的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包装与标签
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对食品无污染。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储存与运输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必须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卫生性和高效性,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