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需要包含以下标签内容:
食品名称:
明确标识食品的名称,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种类。
配料表:
列出食品的所有成分及其含量,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具体成分和特殊效用。
净含量:
标明食品的净含量,以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
规格:
描述食品的尺寸、重量或其他规格信息。
生产日期:
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以便消费者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
保质期:
标明食品的保质期,提示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贮存,防止食品变质。
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提供生产者的详细信息,便于消费者联系和了解生产者的信誉。
产品标准代号:
反映食品的安全性特性,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是否符合特定的产品标准。
贮存条件:
说明食品需要在哪种条件下贮存,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标明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及其种类和数量,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成分。
生产许可证编号:
提供生产许可证的编号,增加食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包括对特定人群(如婴幼儿)的适用性、过敏原提示等。
此外,对于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这些标签内容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取关于食品的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同时,这些标签也符合我国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