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分蒸发
食品在冷却过程中,其表面水分蒸发,导致干燥现象。这种蒸发不仅会造成质量损失,还会使植物性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当减重达到5%时,水果和蔬菜会出现明显的凋萎现象,果肉软化收缩,氧化反应加剧。
冷害
低温虽然是抑制果蔬代谢、延长贮藏期的有效措施,但某些对低温敏感的食品,如热带、亚热带果实或某些温带植物的地下根茎、叶菜等,在冰点以上的温度中贮藏仍可能发生代谢失调而受到伤害,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害。
寒冷收缩
畜禽屠宰后,在未出现僵直前快速冷却会导致寒冷收缩。特别是牛肉和羊肉,而禽类肉较轻。冷却温度和肉体部位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寒冷收缩。其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Ca2+平衡被破坏所致。
食品成分的变化
果蔬在收获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活体,在冷却冷藏过程中,其呼吸作用和后熟作用继续进行,导致体内各种成分发生变化。例如,果实内的糖分和果胶增加,质地变得软化多汁,糖酸比更适口,口感变好。但肉类在冷却过程中主要发生成熟作用,其他变化会使食品品质下降。
微生物和酶活性
虽然冷却可以抑制食品中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但由于冷却食品的温度范围一般为0℃至15℃,微生物和酶仍会有一定的活性,导致食品品质的变化。
冷却速度和方法
食品冷却的速度取决于食品的种类和大小、冷却前食品的原始温度、冷却方法(如冷风冷却、冷水冷却、接触冰冷却、真空冷却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贮藏效果,因此在食品冷却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例如控制冷却速度、避免冷害发生、保持适宜的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