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管规范内容有哪些

食品保管规范要求如下:

食品上架要求

食品要上架,离地面至少15厘米,离墙面至少5厘米。

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

干货储存:温度10摄氏度到21摄氏度,相对湿度50%到60%。

冷藏储存:温度5摄氏度或者更低,相对湿度80%到90%。

冷冻储存:温度-18摄氏度或者更低。

先进先出(FIFO)

把新的存货清单与老的存货清单放在一起,作为先进先出(FIFO)的依据。

严格控制储存时间和温度

严格控制对储存时间和温度都有要求的食品。

再次冷藏的剩余食品

对再次冷藏的剩余食品要注上首次储存的日期。

容易腐烂食品的冷藏

把容易腐烂和可能会坏掉的剩余食品放在深度不超过10厘米的锅里冷藏,然后在24小时之内使用或者扔掉。

储存环境

食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防止食品受潮、霉变或受到污染。

食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的食品相互接触,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定期清洁和消毒

食品经营者还应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贮存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库房管理

食品应贮藏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要放在下水道附近和水管下面,并远离化学药剂。

食品应距离墙壁、地面均应在10cm以上。

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储存要求。

先进先出原则

食品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对贮藏食品进行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变质食品处理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的质量和数量,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冷藏食品储存

冷藏食品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4℃,冷冻食品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

冷藏食品应放置在冷藏设备内,避免直接与冰块接触。

冷藏食品储存时间不宜过长,生熟食品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常温食品储存

常温食品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常温食品应按照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先进先出。

易腐食品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发霉。

粮油食品储存

粮油食品储存场所应具备防潮、防虫、防鼠设施。

粮油食品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粮油食品储存容器应密封,避免受潮、变质。

食品储存管理人员要求

食品储存管理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熟悉食品储存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食品储存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食品储存安全。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防止食品变质和交叉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