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工业废弃物污染:
工业废弃物可能通过农田、水源和大气进入农产品中,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聚积。
农药和化学物质的使用:
随着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
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化学色素和添加剂的不当使用:
这可能导致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贮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在运输、保藏、销售等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操作,可能使食品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
生物性污染:
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等引起的。动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化学性污染:
主要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包括铅、砷、氰化物、有机磷、有机氯、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
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天然本底),也有来自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内源性污染:
是指动、植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生物性或从环境中吸收的化学性或放射性物质而造成的食品污染。
外源性污染:
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操作,导致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或放射性污染。
建议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学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
提高食品检测能力,定期对食品进行质量和安全性检测。
加强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防止放射性物质污染食品。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新鲜、卫生的食品,减少食品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