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非遗食品包括以下几种:
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小吃,属于海派菜。海南粉历史悠久,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海南粉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琼式月饼:
琼式月饼在2017年入选海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融合广式月饼的糖浆皮和苏式月饼的酥香松脆,制成独具海南特色的糖浆酥皮,饼皮软而不黏,酥而不脆。咬下去层次分明,口感丰富。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是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福山咖啡作为“海南老字号”的咖啡品牌,经历近40年椰风蕉雨的洗礼,由徐秀义、徐世炳父子两代人打造成为海南岛的风物和文化标签。2017年,福山咖啡焙炒技艺入选海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昌鸡:
文昌鸡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以白斩为主,以清汤白水汆烫肥鸡,对烹煮的技术要求极高。烹煮好的鸡,斩件上盘,再辅以简单的佐料,鸡肉入口,皮爽肉滑,再配上酸橘的清爽和蒜头的香,呈现出独特的鲜美口感。文昌鸡的养殖技术和烹调技艺在2009年列入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当地人用自产的米制成的一种粉丝,加入特制的配料,搅拌均匀即酸辣甜香、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由于陵水制作的酸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陵水酸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2009年,陵水酸粉制作技艺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法制糖:
土法红糖条是海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海南制糖业历史悠久,土法制糖技艺在2009年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糖是海南民间节庆最常见的送礼佳品,寓意甜蜜、如意。
儋州米烂:
儋州米烂是海南的一种传统小吃,以米为原料,加入海鲜等配料,味道鲜美。2009年,海南粉烹饪技艺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糟粕醋:
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的一种传统小吃,以糟粕(酒渣)为原料,加入各种调料和食材,味道酸辣可口。
椰丝包:
椰丝包是海南汉族传统面点中的佼佼者,以优质椰子和面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和烘烤,椰味浓郁,松脆适度。
锦山牛肉干:
锦山牛肉干产于海南文昌的锦山镇,肉脆味美,香甜适口。
千孔糕:
千孔糕是海南小吃中的“中华名小吃”之一,香浓可口,层次分明。
这些非遗食品不仅美味可口,更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象征。建议游客在品尝这些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