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下是其中一些较为知名的事件: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
2008年,三鹿奶粉被曝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至少10万婴幼儿受害,这一事件震惊全国,也促使了《食品安全法》的加速出台。
福寿螺事件:
2006年,因食用福寿螺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病爆发,涉及数千人感染。
苏丹红事件:
2005年,多家企业生产的食品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2004年,阜阳地区发现大量劣质奶粉,导致婴幼儿出现健康问题,被称为“大头娃娃事件”。
红心鸭蛋事件:
2006年,部分鸭蛋中被检测出含有苏丹红,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陈化粮事件:
2004年,部分粮食被曝光使用陈化粮,影响食品安全。
瘦肉精事件:
2006年,多地发现食品中含有瘦肉精,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
地沟油事件:
2010年,多地曝光地沟油流入市场,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
塑化剂事件:
2011年,多家饮料企业被曝出产品中含有塑化剂,影响消费者健康。
染色馒头事件:
2011年,上海多家馒头生产企业被曝光使用染色剂,影响食品安全。
病死猪肉事件:
2012年,多地发现病死猪肉流入市场,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工业卤水点豆腐事件:
2012年,有报道称部分豆腐生产企业使用工业卤水进行点豆腐,影响食品安全。
白酒塑化剂事件:
2012年,多家白酒企业被曝出产品中含有塑化剂,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徐福记产品添加禁用抗氧化剂事件:
2012年,徐福记等品牌被曝光产品中含有禁用抗氧化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小竹签牛肉精事件:
2012年,有报道称部分牛肉制品中含有牛肉精,影响食品安全。
江西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
2023年,江西一高校食堂被曝出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引发社会关注。
河北高校食堂“鼠头”事件:
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鼠头鸭脖”事件后不久,河北一所高校食堂也被曝出疑似吃出鼠头的异物。
假“泰国香米”事件:
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多家企业用香精勾兑“泰国香米”对外销售的不法行为。
巴奴旗下火锅品牌卖“假羊肉”事件:
2023年,巴奴火锅旗下品牌陷入售卖“假羊肉”的风波。
阿斯巴甜致癌疑云:
202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引发公众担忧。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2023年,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医生诊断为米酵菌酸中毒。
淀粉肠事件:
2024年,淀粉肠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向风口浪尖,315晚会的曝光引发广泛关注。
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
2024年,食用油运输环节被曝光存在使用普货罐车运输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月饼添加剂标准差异事件:
2024年,因添加剂标准差异,部分出口月饼被退回,引发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胶粘烧水壶事件:
2024年,胶粘烧水壶事件再次触动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家中常用的烧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