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致病性微生物:
检查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性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重金属污染:
检查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防止重金属中毒。
污染物质:
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其他污染物质,确保食品纯净无污染。
场所卫生: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设备设施:
检查生产经营设备或设施是否安全、无害,并具备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是否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食品添加剂:
检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容器与工具:
检查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是否安全、无害,保持清洁,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个人卫生:
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是否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在参与生产食品时将手洗净。
餐饮服务许可:
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是否具有有效的许可资格。
从业人员健康与培训:
审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其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及档案的建立情况。
环境卫生:
检查营业场所的环境卫生、员工个人卫生行为、食品用具及设备、食品器具及包装器材、卫生设施的配置,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
审核餐饮企业在烹饪、销售、服务各个阶段的食品安全管理状况,包括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关联制品的入库检测和采购记录,以及应急处理预案及其实际实施状况。
餐具消毒及水质质量:
核查餐具、饮具、食品用具以及放置直接食品的器件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以及水源的水质质量。
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
检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并执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
检查食堂内外环境鼠害消杀情况,是否有消杀记录。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评估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