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料中需要避雷的添加剂包括:
反式脂肪酸:
常见名词包括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危害在于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含量游离糖:
常见名词包括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玉米糖浆等。过多摄入游离糖可导致肥胖、龋齿、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加速衰老等。
人工合成色素:
常见名词包括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部分人群可能对某些人工合成色素过敏。
人工合成甜味剂:
例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对于苯丙酮尿症患者,阿斯巴甜应避免食用,因为其代谢会产生苯丙氨酸。
某些防腐剂:
例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较弱的人群。
亚硝酸盐:
常见于加工肉制品,如火腿、香肠、腊肉等。在高温下或与胃酸结合时,可能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患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一种油溶性抗氧化剂,长期大量摄入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影响妇女体内激素水平、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性等。
乙基麦芽酚:
人工合成的发酵增香物,正常使用安全,但碰到游离的铁离子会产生铁络合物,毒性属于三级,具有低毒性,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亚硫酸氢钠: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和皮肤过敏。
脱氢乙酸钠:
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还可能会引起体重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建议尽量选择添加剂少或没有的健康食品,尤其是儿童食品,要避免摄入上述有害成分。对于特殊人群(如苯丙酮尿症患者),更应注意避免摄入特定的人工合成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