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储存安全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温度控制
不同食品需要不同的存储温度。易腐烂的食品如肉类、海鲜和蔬菜水果等应存放在4°C以下的冰箱中;常温下可以保存的食品如面粉、米饭、面条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需要冷藏但不需要冷冻的食品如牛奶、果汁、肉罐头等应存放在5°C左右的冷藏柜中;需要冷冻的食品如生肉、鱼肉和蔬菜等应存放在-18°C以下的冰箱中。
包装材料
正确的包装材料可以保护食品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并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靠近过期的食品可以使用保鲜膜、保鲜袋等密封材料包装并放进冰箱冷藏室内。选择包装材料时,要遵循食品的性质,例如保存生肉、鱼肉时可以使用防潮、防水的塑料袋或保鲜膜等。
存放时间
长时间存放食品会增加其变质的风险。通常来说,熟食保存不超过2天,生肉保存不超过24小时;果汁、牛奶等冷藏食品不超过7天,冷冻肉类等食品不超过3个月。在存放食品时,要给予食品标签,记录食品的名称、存放日期和保质期等重要信息,以便进行检查和控制。
卫生条件
卫生条件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新鲜的食材,避免购买标识不全或过期的食品。冷藏的剩菜剩饭在吃前要彻底加热,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同时,要保持食品加工场所的内外整洁,防鼠、防蝇、防蟑、防虫设施齐全有效。
防虫、防潮、防鼠
储存区域内应采取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等。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食品的保存,一般建议储存环境的湿度控制在50%~70%左右。储藏区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避免因风流不畅而影响食品的质量。
定期检查和清理
每周检查冰箱内的温度,冷藏室温度应保持在1°C到3°C,冷冻室温度不应超过零下15°C。不要将冰箱塞得过满,保持空气流通。将生肉、鲜鸡肉和海鲜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冷藏,防止渗出的汁水污染其他食品。保持冰箱清洁,定期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合理贮存
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分开,离地离墙存放。散装食品应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宜使用密闭容器贮存。贮存过程应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冷藏保存时环境温度范围应在0℃~8℃,冷冻保存时温度。
通过遵循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地保证食品储存的安全性,避免食品污染和变质,确保家庭和餐饮业的健康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