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索氏抽提法
原理:将试样干燥后放入索氏抽提器内,使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不断回流抽提,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干燥后测量提取物前后质量差,从而得到游离态脂肪的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脂肪含量较高、结合态脂肪较少、易于提取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及其制品、粮食及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焙烤食品、糖果等。
酸水解法
原理:食品中的结合态脂肪必须用强酸使其游离出来,再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提取,除去溶剂干燥后测量提取物前后质量差,即得到游离态和结合态脂肪的总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总脂肪含量的测定,但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食物,如鱼、蛋及其他制品,在盐酸溶解中加热时,磷脂几乎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和碱,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碱水解法
原理:利用各种碱性化合物和氯化木素的反应,促进废液中的AOX降低,由于碱性化合物的不同和不同的组合,此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品。
盖勃法
原理: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与美国巴布科克视野相对应的方法。
酶标技术
原理:使用酶标技术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并计算其含量。这种方法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脂肪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从而确定食物中的脂肪含量。
红外光谱法
原理: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检测到脂肪的结构,并精确计算其含量。
核磁共振技术
原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并准确计算其含量。这种方法通过核磁共振谱的峰位和峰形,可以确定食物中脂肪的种类和含量。
建议
选择合适的脂肪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脂肪含量以及实验要求等因素。例如,对于高脂肪含量的样品,索氏抽提法是经典且常用的方法;对于含结合脂肪较多的样品,酸水解法更为适用;而对于需要快速、简便且环保的测定方法,可以考虑使用全自动脂肪分析仪等现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