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香精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其来源、用途和状态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食品用香精类型及其例子:

天然香精

通过物理方法从自然界的动植物中提取的完全天然的物质。

常见的天然香精来源包括水果、动物器官、叶子、茶及种子等。

提取方法有萃取、蒸馏、浓缩等。

等同天然香精

经由化学方法处理天然原料而获得的或人工合成的与天然香精物质完全相同的化学物质。

人工合成香精

用人工合成等化学方法得到的尚未被证实自然界有此化学分子的物质。

若在自然界中发现且主宰有与此相同的化学分子,则为等同天然香精。

微生物方法制备的香精

经由微生物发酵或酶促反应获得的香精。

反应型香精

将蛋白质与还原糖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得到,常用于肉类、巧克力、咖啡、麦芽香中。

按香精的状态分类:

液态香精

包括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

水溶性香精:用蒸馏水或乙醇等作稀释剂与食用香料调合而成,主要用于软饮料等。

油溶性香精:用丙二醇等与食用香料调合所得,主要用于糖果、饼干等。

乳化香精:由食用香料、食用油、比重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组成的油相和由乳化剂、着色剂、防腐剂、增稠剂、酸味剂和蒸馏水等组成的水相,经乳化、高压均质制成,主要用于软饮料和冷饮品等。

乳化型香精

白色乳浊状液体且带黏稠性,能溶于水也能溶于油中呈乳浊态。

适用于对透明无影响的饮料或需要乳浊态的饮料。

粉末香精

将香气成分以各种吸附剂或基质吸住,然后做成粉末状。

主要用于固体饮料的生产,优点是运输方便,不易破损,但贮存时需防止吸潮。

微胶囊香精

将香料与包裹剂(如改性淀粉等)通过乳化、喷雾干燥制成,有防止氧化和挥发损失的特点,主要用于固体饮料、调味料等的加香。

具体的食品用香精例子包括:

香兰醇

6-[5(6)-癸烯酰氧基]癸酸

2(4)-乙基-4(2),6-二甲基二氢-1,3,5-二噻嗪

葡萄糖基甜菊糖苷

3-庚基二氢-5-甲基-2(3H)-呋喃酮

油质香精(适用于硬糖、饼干及其它烘焙食品等)

水质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雪糕等)

乳化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等)

浆状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配制底料用)

椰子粉末(适用于饼干等)

酒用香精

茶叶用香精

饲料用粉末香精

水溶五香粉食品用香精

黑鸭风味膏状食品用香精D30737F

卤肉油状香精Y10328

卤水—滴香食品用香精S50194

牛肉回味膏食品用香精

这些香精可以根据具体食品的需求选择使用,以达到改善食品味道的目的。在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添加剂使用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