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食品的水分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定:

感观测定

方法:用指甲顶压菇盖,若稍留指甲痕,说明干度适宜。

电热测定

方法:取菇样10克,置105°C电烘箱里烤1.5小时,移入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后称重,计算含水量。此法准确可靠。

直接干燥法

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一个大气压),温度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操作步骤

1. 将干燥烧杯称重去皮。

2. 在干燥烧杯中称取试样。

3. 将干燥烧杯放入微波炉,干燥3分钟。

4. 取出干燥烧杯并冷却。

5. 将干燥烧杯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称重。

6. 执行步骤S5至少两次,若两次称重后的数值差小于预定数值,则终止,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

减压干燥法

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达到40~53kPa压力后加热至60℃±5℃,采用减压烘干方法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再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较高温度下加热易分解、变质或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如糖浆、果糖味精、高脂肪食品、果蔬及其制品的水分含量的测定。

蒸馏法

原理:把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和样品放入蒸馏式水分测定装置中加热,试样中的水分与溶剂蒸汽一起蒸发,把这样的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由水分的容量而得到样品的水分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果、香辛料、调味品、肉及肉制品等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食品。

卡尔·费休法

原理:利用化学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通过水分与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计算水分含量。

真空干燥法

原理:利用较低温度,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排除水分,样品中被减少的量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100℃以上加热容易变质及含有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如糖浆、味精、砂糖、糖果、蜂蜜、果酱和脱水蔬菜等样品。

微波法

原理:利用微波能量损耗来测量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因为水分引起的能量损耗远远大于干物质所引起的损耗。

红外吸收光谱法

原理:根据水分对某一波长的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与其在样品中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来测定水分含量。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

原理:采用热解重量原理,通过红外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持续测量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

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应根据食品的种类、干燥条件及所需的精确度来决定。对于一般烘干食品,直接干燥法和电热测定法较为常用且准确。对于特殊要求的食品,如需要快速测定或处理高温易变质的食品,则可以考虑使用微波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或真空干燥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