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证明过期食品的真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重现购买以固定证据
再次前往超市,确认该超市是否还在销售你之前购买的过期食品。如果发现相同批次的过期食品仍在货架上,要用手机全程录像,从挑选商品到结账的整个过程都要记录下来。在录像中要清晰地展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支付过程,保证视频内容真实且不可篡改,并且要明确显示该食品已过保质期。这样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向商家提出索赔。
查看食品标签
首先查看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是否超过保质期规定的时间。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一般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书写,保质期会标明如“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等字样,通过简单计算可判断是否过期。
依据外观和气味
主食类:面包保质期一般为3 - 7天,若有霉变灰斑,就应丢弃。对于大米等主食,若出现发黄、发霉、有异味或者生虫的情况,可能是过期或者变质,就不能食用了。
牛奶及奶制品类: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或有凝块或絮状物,就要扔掉;在夏天即便看上去正常,也要煮一下试试,如果煮开后产生凝块,说明细菌超标,就不能喝了。奶粉没有水分,保质期较长。但如果发现颜色发暗,有肉眼可见的杂质或异物,则不可食用。
干果类:真空包装的干果保质期长达半年到一年,但一旦打开包装,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出问题。如果闻着有哈喇味等异味、吃着发苦发酸就该扔。
香肠等肉制品:如果是真空包装,在干燥、冷冻条件下放置,保质期可达3年。若出现哈喇味或肠衣发黏,说明微生物繁殖,则不能再食用。
饮料类:一般为密闭包装,过了保质期如果外观没明显变化,未出现褪色、浑浊、沉淀等,应以口感为准,有异味就不能喝了。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包装被篡改,可以通过对比原包装和生产日期、检查包装上的痕迹等方式来辨别。例如,原生产日期通常为钢印或电喷,且难以被擦掉,而改过的生产日期则可能用手一抹就变淡或消失。
法律途径
在获取充分证据后,应立即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详细说明购买到过期食品的情况,并提供视频证据和其他相关证据,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证明过期食品的真假,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