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食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直面应对,妥善处理
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信息与投诉举报人沟通,变被动为主动,严格按程序履职到位,依法处理。
分清诉求,履职尽责
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分类处理,分别答复,确保答复内容兼顾程序和实体,避免行政不作为的复议和起诉。
快速查明事实真相
在被投诉举报后,应迅速确认投诉性质并查明事实真相。对于存在处罚风险的投诉事项,如价格标签出错、促销方式违规或商品过保质期等,应尽快在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公司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处理,避免问题升级到职能部门。
完善自身制度
加强商品的质量和物价自我检查,确保所有在柜商品的质量,并认真核对检验报告和实际货品的各项内容,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
拒绝赔偿,避免姑息
经营者不应为息事宁人而姑息职业打假人,应尽量减少或拒绝赔偿,降低职业打假人购假获利的概率。
统一回复模式
在处理投诉案件时,应采取统一模式,回复标准化,确保回复内容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利用法律途径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反诉,如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升自查能力
加强内部自查,确保店内不出现过期商品和违法行为,使职业打假人无法找到漏洞。
建立健全台账记录
完善进货台账,记录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商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以上策略,食品企业可以有效应对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降低损失,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