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中石油类指的是 由许多分子大小不同的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这些物质在废水中可以以三种状态存在:
浮上油:
油滴粒径大于15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的60~80%。
分散油:
油滴粒径大于1μm,悬浮于水中。
乳化油:
油滴粒径小于1μm,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溶解油:
油类溶解于水中的状态,溶解度极低,通常每升只有几毫克。
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使用和加工过程。它们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包括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以及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水生生物富集,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含油废水的处理通常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处理效率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100一200mg/L。对于乳化油和分散油,较难处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轻废水中油的乳化,并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泵提升废水的次数,以免增加乳化程度。处理方法还包括气浮法和破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