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泄露的救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海上石油平台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水下声学探测仪、电视监控系统等来监测平台周围水域的情况,如发现异常状况,平台应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急救初期主要是采取隔离、遏制、风险评估等措施,防止泄漏扩散和尽可能减少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切断泄漏点、设置油水分离器、截留泄漏物、评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加油站油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加油,放空回油,关闭加油加气阀,切断加油加气机电源。暂停所有加油活动,其他职员将加油车辆推离加油岛。现场经理或当班安全员负责疏散周围车辆和闲散人员,并指派一名职员现场警戒。其他职员用棉纱、拖把等工具对泄漏油品进行必要的回收,严禁用铁制、塑料等易产生火花的器皿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油面,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地面油品处理干净后,现场经理宣布恢复加油作业。 模拟液化石油气罐区泄漏事故,站内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响应,关闭紧急关断阀切断气源,进行前期处理。利用固定喷淋和移动消防射水设备,对泄漏罐和附近罐进行不间断冷却,喷淋稀释液化气,防止发生爆炸、燃烧。警戒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封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对附近居民和车辆进行疏散。堵漏组采用带压堵漏技术进行堵漏,在水枪的掩护下迅速作业。在储罐出口阀泄漏堵住后,利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多个点位,不同环境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在浓度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时,向总指挥报告解除警戒。 负责现场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包括堵漏、回收、清理等工作。 医疗救护组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现场处置组:
制定应急预案: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和程序,识别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建立专业应急队伍,配备专业应急设备,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
这些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