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在地下是通过以下过程埋藏的:
形成油滴并聚集
石油最初是以分散的油滴形式存在的。
随着地层的不断下降和湿度的增加,油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活跃并向地心方向游移。
油滴在地层中遇到不同物质结构时会通过颗粒较大的砂岩或砾石层,这些层具有较多的孔隙,油滴可以挤进去并被储积。
而颗粒较小的页岩或泥岩层,由于孔隙很小,油滴无法进入,因此起到了防止石油跑掉的“隔离层”作用。
地壳构造的影响
地壳是由密度较大的页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形凹凸不平。
地形向上突起的构造称为背斜构造,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构造,有些岩层像馒头一样隆起,称为穹隆构造。
油滴会沿着地形的隆坡继续前行,不断向向斜构造或穹隆构造的岩层顶部汇集。这样,石油主要位于上部,而水则位于中间和下部。
储油构造的形成
进入凹陷的地壳区域,这里像一个大的脸盆,能够将油流汇集起来,形成储油的大“仓库”。
在地质学上,这种构造被称为“储油构造”。
石油的运移和储存
当石油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从地表的“碗口”溢出,并再次运移,直到遇到下一个圈闭。
这些圈闭可以是背斜构造、向斜构造或穹隆构造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将石油限制在特定区域内,防止其逸出。
总结起来,石油的埋藏过程包括油滴的形成和聚集、地壳构造的影响以及储油构造的形成。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得石油能够在地下形成并储存在特定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