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经历了长期的政府管制,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目前,我国石油定价主要依据以下原则和方式:
国际市场价格变动:
国内油价通常会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挂钩,参照近1个月(22个交易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变化。如果价格上下浮动超过4%,国内成品油价格随之上调或下调。
国内生产成本和货币汇率变化:
国内生产成本上升或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原油成本增加,进而推高油价。
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油价的波动。
政府税费政策:
政府对油品征收的税费可以调整油价水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市场的供需关系。
政府调控:
政府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能源供需状况等因素,制定和调整石油价格政策。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采取临时性的价格干预措施,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保障供应。
企业自主定价:
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
成品油价格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
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以及供应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的供应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以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价格调整周期和生效时间:
国内成品油价格通常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发布当日的24时生效。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是一个综合国际市场价格、国内生产成本、货币汇率、供求关系、政府税费政策以及政府调控等多个因素的复杂系统。通过这种机制,既能确保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又能兼顾国内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