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在地下的分布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岩石层中的缝隙:
石油主要储存在岩石层的缝隙中,这些缝隙可能非常微小,只有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大小,但数量庞大,足以容纳大量的石油。
储集层:
石油通常储存在具有良好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岩石层中,这些岩石层被称为储集层。储集层上方通常有一层不透水的岩层,称为盖层,防止石油向上逸散;储集层下方则有一层阻止石油向下渗透的岩层,称为底层。
地质构造:
石油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石油通常在沉积盆地中生成,这些盆地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具有封闭构造的地层能够储藏石油。
深度分布:
早期石油主要发现在3500米之内的深度,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几千米的深度也发现了石油。根据资源深度分布,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和中深层(2000米~35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分布较少。
地理环境:
石油的分布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而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综上所述,石油在地下的分布是复杂且不均匀的,主要储存在岩石层的缝隙中,并受到储集层、地质构造、深度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