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快老油田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延缓老油田产量衰减,并鼓励低品位边际性油田的开发。
加强海域及内陆油气资源的开发,如渤海、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盆地、松辽等地区,以促进资源的稳定供应。
在稳定原油产量的基础上,加快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改善能源结构。
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扩建和新建原油储备基地,并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适当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扩大接收能力。
完善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逐步形成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中缅主体。
炼油行业向“减油增化”目标迈进,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和上中下游结构,解决自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改进石化产业供需结构性错配的格局。优化炼能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中下游基础有机化工方向延伸,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
石油炼制产物结构调整应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完善和延伸产业链。这需要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鼓励开发新的石油和化工资源,如地热、页岩油、油砂、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并开发利用相关的安全生产保障技术和生态环境恢复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
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提高产业附加值。
通过上述措施,石油产业结构可以实现优化和升级,更好地适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