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石油的聚集主要受以下几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分散
通过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这种方法不宜在渔场周围使用,以免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沉降
播撒粉状石灰,使石油沉降。然而,这种方法会危害海底生物,因此使用时要非常谨慎。
吸收
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这种方法只能在静水中进行。
围栏
使用围油栏将石油围在一定范围,再使用船上的水泵抽取表层石油。这是一种物理方法,适用于静水环境。
放任
对于大洋中原油泄漏量不大的情况,通常让其自然分解。这是一种被动的处理方法。
燃烧
当油层厚达2毫米时,可以使用燃烧法清除。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地质构造
石油在地下岩层中的运移过程中,会首先聚集在圈闭的“碗底”位置,即地质构造中的储油构造。这些构造包括穹隆构造和凹陷区域,能够将油流汇集起来,形成石油储藏。
综上所述,水上石油的聚集主要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方法,以及地质构造的自然作用。在处理水上石油泄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